7月21日,历时210天,33米深的双墩站基坑顺利封底,武汉地铁首条环线号线又完成一个重大工序节点。
当日,记者深入相当于11层楼的车站基坑底部,实施工程人员正在浇筑最后一方混凝土。基坑经过1个月连续施工,这个庞然大物共“吞掉”近7000立方米混凝土,钢筋用量1500吨,接下来将全方面进入整体的结构施工。
武汉地铁集团二级项目经理王斌解释说,双墩站设计是一座地下三层车站,长182米,宽23.9米。12号线号线号线号线车站,因此车站设计比较深,最深处达33米,是武汉地铁目前在建的最深车站。
“车站距离汉江约1.5公里,基坑处于长江一级阶地,属于典型的富水粉细砂层。”他说,今年受武汉市汛期影响,长江水位持续上升,地下水丰富且水位波动大。基坑外与汉江的水相通,水位保持一致,相当于在“水袋子”里施工。
“如果我们把车站想象成一个长方形盒子,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施工,‘盒子’外面全是水。”王斌简单明了地介绍,做这个“盒子”,首先做四面,也就是地连墙,双墩站基坑地连墙厚达1.2米,合围成56米深的支护体系,按照计算,相当于在27米高的水压下施工,不仅增加了基坑变形的控制难度,还轻易造成出现渗漏水及涌水涌砂风险。
为了控制风险,项目部把坑内外水位差控制作为施工的重点。“双墩站设置24口减压井,坑内设置了17个水位监测点,坑外设置了24个水位监测点,每天至少测量3次。”施工方中铁四局武汉地铁12号线双墩站项目负责人张舵介绍,每次测量结束后,业主代表、监理、施工方会对测量结果进行集中会诊,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基坑安全可控。
“我们坚持‘先撑后挖、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严控分层开挖深度,限时架设支撑,降低基坑变形风险。”张舵介绍,同时安排专业班组对地连墙接缝进行探挖、封钢板、灌浆,确保地连墙接缝安全。
顺利封底,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车站这个“在水中的盒子”底部封闭起来,降低车站基坑在汛期的安全风险。
针对汛期,武汉地铁12号线两支专业应急队本着“哪里工点安全风险最大,就到哪里备勤”的原则。7月21日,在12号线双墩站,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现场配置了引孔注浆一体机、搅拌筒、注浆泵、电缆线、水泵、防汛沙袋等设施物资。
应急分队班长钱鹏甲介绍,现场如果出现紧急状况,他们从接电缆、把钻机开到指定位置、接水管、注浆机启动,所有操作要一气呵成。“双墩站开挖最深处33米,钻机能保证快速向下钻40米深,完全满足注浆加固的需求。”
武汉地铁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工程师丁嵩介绍,面对汛期,基坑一旦开挖,需要最大限度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必须组织紧凑连续施工,不停工、不赶工,才能有很大成效避免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此,在12号线双墩站项目部,共安排两套班组,高峰时段3台垂直抓土设备、6台挖机等大型挖机同步作业,确保了基坑施工的安全和进度。
岩土展会关于邀请参加2025年印尼国际建筑及工程机械展览会的通知(CONSTRUCTION INDONESIA 2025)
岩土资讯关于2025年开展勘察设计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营业额排名活动的通知
岩土资讯上海住建委:自2025年5月1日起,所有在建基坑工程用“人脸识别”开展监测!
岩土资讯 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建养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汉举行!
·岩土大咖说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论坛 ——丁烈云、江亿院士发言摘编
·岩土资讯2025年勘察设计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营业额排名3月1日开始申报
·关于第一届“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科学和技术进步奖(2024年度)”提名的通知
·岩土资讯2025年度广东省水利行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创建入库工作开始受理
·岩土资讯 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建养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汉举行!
·岩土大咖说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论坛——陈云敏、李杰院士发言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