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的聚焦中,新增了深海科技、具身智能与6G。其中,只有深海科技从未被资本关注过,有声音认为,按照以往的惯例,新名词就是新的关注方向,值得重视。据预测,202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3万亿元,其中,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预计达25%以上。
在此消息刺激下,3月13日,海工装备板块拉升,板块指数(885426)上涨2.70%,克莱特与坤博精工30CM涨停,中科海讯20CM涨停,海锅股份上涨16.02%,巨力索具与潍柴重机10CM涨停,另有宝色股份、海兰信、方正阀门、天和防务等个股跟涨。
两会前夕,有官媒为“国之重器”大力宣传,其中所列举的 10 大国之重器里,有 4 个都与深海科技紧密相关。随后,深海科技顺利被纳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凸显了其重要地位。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1% 的面积,蕴含着无尽的资源和奥秘。在科技快速的提升的今天,深海探索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在深海科技领域不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正逐步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
在装备技术方面,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7000米深度,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进步,使我国变成全球上少数几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
在深海资源开发方面,近年来,我国海上钻井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海上钻井总数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海上钻井总数首次突破1000口大关,关键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此外,我国成功完成了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的海上钻完井作业,总井深超6万米,作业质量合格率100%。
在深海科学研究领域,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溟渊计划”一期研究成果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我国深海生命科学研究迈入国际前沿。基于该计划及相关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家建立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深渊生物数据库。
深海科技发展如火如荼,业内人士总结三个最有价值布局赛道,装备制造首当其冲。
上述已提到,深海科技设备包括载人潜水器、无人潜航器、遥控潜水器、深海观测网络;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包括水下井口装置、水下采油树、密封组件、脐带缆、水下安全阀、地震波勘探油气储量装备等;深海工程与技术装备方面又包括深海钻井平台、海底管线与电缆铺设技术等。
在这一领域,天和防务通过其子公司天和海防,专注于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的研发。这类航行器是一种可以长期潜航、无人驾驶的水下机器人,能够依靠自带能源、自主控制,通过配置任务载荷执行作战或进行海洋探测等水下作业任务,并能完成自主回收和反复使用。据悉,天和防务的水下机器人具备高可靠性设计,能适应复杂水下环境,同时支持长航时作业。
海兰信的基本的产品包括海底接驳站、常压潜水系统、海洋仪器、雷达系统。据悉,在海洋观探测领域,海兰信的国内海洋监测设备市占率约15%(2024年),覆盖超80%沿海省份监测网络。
在这一领域,中集集团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全世界内取得了显著成就。中集集团成功研制了“蓝鲸”系列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和“蓝鲸2号”。该平台代表了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的顶配水平,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明显提升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
中海油服则在深海钻井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公司业务涵盖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钻完井服务,这一些平台能够应对深海复杂的地质和海洋环境,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和高效。此外,中海油服还不断研发新的钻井技术,提高钻井速度和成功率,降低作业成本。
主营海底电缆、陆地电缆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敷设及运维服务的东方电缆,自主研制的国产化海洋脐带缆是深水油气勘采领域的核心装备。作为海缆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东方电缆从2009年开始研发海洋脐带缆,2018年成功交付首根国产化大长度海洋脐带缆,成为国内唯一实现脐带缆产业化应用的企业。目前,东方电缆在海底电缆和海洋脐带缆产品制造领域独创17项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线缆生产巨头多年的垄断。
明阳智能是我国漂浮式风电领域的佼佼者,拥有全球容量最大的双转子抗台风漂浮式风机。
2024年2月,明阳智能的“明阳天成号”成为全世界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该平台以16.6兆瓦总装机容量刷新行业纪录,并在广东阳江海域水深超45米的海域中稳定运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瑞德青春案一审宣判:23人获刑,约13.5亿元冻结资金发还5886名被害人
莫言:如果一个男人,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性格内向,不喜欢社交,从不参加同学聚会……
一加 SUPERVOOC 150W 超能核移动电源预热,4 月 24 日发布
英伟达RTX 5060 Ti发布 提供8GB/16GB双显存 379美元起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